要让孩子不逃避,第一步就是得听听他们心里咋想的。认真听孩子倒苦水,用眼神和温柔的话告诉他们你在乎他们的想法。比如说,孩子因为怕考试考砸就不想学习,咱可不能张嘴就批评,得拉着孩子的手,温柔地说:“我知道你这会儿心里慌得一批,怕考不好。你跟我好好说说,是哪儿让你觉得头疼呀?”这么一来,孩子就觉得自己被理解了,才愿意敞开心扉。等孩子把苦水都倒出来,咱再一块儿想办法,他们就没那么怕问题了,也就更有勇气面对啦。
引导孩子正视困难也老重要了,孩子逃避往往是把困难想得跟洪水猛兽似的。咱得帮他们把大难题拆成一个个小问题。就说那堆得像小山似的作业,孩子一看就头大,根本不想做。这时候,咱可以跟孩子一起把作业按科目、难度列个清单,从简单的开始,做完一项打个勾。每完成一个小任务,孩子就有一份小成就感,慢慢就觉得困难也没那么难搞了。咱还能给孩子讲讲自己以前咋解决困难的,让孩子知道困难在成长路上就跟家常便饭一样,积极面对总能找到办法。
给孩子适当的鼓励和肯定,就跟给他们打了一针强心剂似的。孩子尝试面对困难的时候,可能搞砸了或者失败了。这时候可千万别骂他们,得看到他们的努力。比如孩子第一次上台演讲,紧张得忘词了,咱可别说“你咋这么没用,话都说不利索”,得抱抱孩子,说:“宝贝,我可太佩服你有勇气上台了,这就老厉害了。虽然中间忘词了,但你声音还是挺洪亮的。下次多准备准备,肯定表现得超棒。”孩子得到的是鼓励不是批评,就更有自信去不断尝试,逃避心理也会越来越弱。咱还得盯着孩子的每一个小进步,用具体的话夸他们,像“你今天主动问老师问题了,这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老好了”,这样孩子就会越来越勇敢。
帮孩子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,能从根儿上减少他们逃避。咱可以在日常生活里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,让他们自己处理点小事儿,像整理书包、安排周末活动啥的。遇到问题,先让孩子自己想想办法,哪怕办法不靠谱,那也是他们思考的结果。然后咱再跟他们一起讨论办法的优缺点,选出最好的方案。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,就越有底气面对挑战,逃避心理自然就没了。
孩子老是有逃避心理别害怕,只要咱用爱、耐心和科学的方法去开导引导他们,孩子肯定能慢慢克服逃避心理,勇敢迎接成长路上的挑战,变得坚强又自信!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