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问题出在我们平时的教育方式。记得有位爸爸分享过,他总在孩子比赛前说"别紧张",结果孩子更紧张了。就像春天的嫩芽需要阳光,孩子的自信也需要被看见。当孩子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时,哪怕答案不完美,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。去年辅导过一个五年级男孩,他总在课堂上低头,直到老师特意让他回答简单问题,然后当众表扬他"想法很独特",孩子的眼神突然亮了起来。
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,就像小树苗生长速度不同。有的孩子在幼儿园就敢当众表演,有的却要到小学才敢开口说话。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尊重这种差异。有个妈妈告诉我,她发现女儿在画画时特别专注,于是特意安排家庭画展,把孩子的作品挂在客厅。当看到自己的画被当作"宝贝"展示时,孩子第一次主动和客人分享创作思路。
建立自信需要创造安全的尝试空间。去年遇到一个三年级男孩,他害怕在体育课上跑步,每次都会躲在角落。老师没有强迫他参加,而是让他先尝试慢跑,逐渐增加距离。三个月后,孩子不仅能完成接力赛,还会主动报名班级运动会。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,比直接逼迫更有效。
家长的示范作用同样重要。有位妈妈分享,她发现孩子不敢表达时,就主动在家庭聚餐时分享自己的工作趣事。孩子注意到妈妈的勇敢后,开始模仿这种表达方式。当孩子第一次在班级分享自己的周末活动时,全班都为他鼓掌。
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种子,需要不同的培育方式。有的需要更多的鼓励,有的需要适度的挑战,有的需要被看见。重要的是让我们放下焦虑,用耐心陪伴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路径。就像观察小树苗的生长,有时需要等待,但只要给予正确的养分,终会绽放出自信的花朵。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