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情绪密码,六岁的朵朵因为幼儿园换了老师,连续三天拒绝上学。爸爸没有强行带她去幼儿园,而是每天陪她画"我想去的教室",在画纸上写满"老师今天有没有笑"、"小朋友有没有和你玩"这样的问题。当孩子把画递给爸爸时,眼泪终于落下来:"老师说我不听话,但其实我害怕。"这种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引导表达,比直接说教更有效。
当青春期的男孩把门摔得震天响,妈妈可以试着在第二天早餐时说:"昨天你摔门的时候,我有点担心。"而不是质问"为什么总是发脾气"。就像小杰因为被同学嘲笑,躲在房间里哭,妈妈没有立即劝他出门,而是把热牛奶放在他面前,轻声说:"你愿意说说心里话吗?"有时候,一个安静的陪伴比千言万语更有力量。
面对孩子的情绪低谷,要避免用"别哭了"、"这有什么大不了"这样的否定。七岁的乐乐因为弄丢了最喜欢的玩具,哭着说"我再也不想玩了",妈妈没有急着安慰,而是带他去公园捡树叶,说:"我们一起来找找,你还有哪些喜欢的东西?"当孩子发现妈妈没有责备,反而和他一起寻找快乐时,情绪开始慢慢平复。
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,就像小雨被老师批评后,爸爸没有说"别放在心上",而是带她去爬山,途中问:"你觉得今天的云像不像你的心情?"当孩子看到爸爸在山顶用树枝画出笑脸时,突然说:"其实我也不太明白哪里错了。"这时,父母可以轻轻握住孩子的手,说:"我们一起慢慢想,好吗?"
孩子的情绪就像天气,有时阴雨连绵,有时阳光明媚。作为父母,重要的不是控制云层,而是学会在雨天撑起一把伞。当小刚因为爸爸加班心情不好,妈妈可以放下手头工作,说:"我们来玩个游戏,你当导演,我当演员。"在笑声中,孩子的情绪逐渐被温暖融化。
记住,孩子的情绪需要被接纳,而不是被纠正。就像小雪因为妈妈生病而焦虑,爸爸没有说"别担心",而是把医院的消毒水味和家里的味道混在一起,说:"妈妈闻着这个味道就会想起你。"当孩子发现父母愿意和他一起面对困难时,内心的阴霾就会慢慢消散。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安全的港湾,而父母的耐心倾听和温柔陪伴,就是最温暖的避风港。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