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先来说说这青春期的荷尔蒙。青春期的悸动就跟初春的雪化了一样,是自然现象。神经科学家发现,12岁女孩的大脑还在发育,她们对感情的判断能力就像没熟的青苹果,还不太靠谱。咱别老拿“早恋影响学习”去说教,这可是大脑多巴胺系统升级的信号呢。
女儿开始在意穿什么衣服,老盯着镜子里的自己看,这可不只是爱漂亮了,这是荷尔蒙在她身体里搭起了信号塔。这时候咱可以跟她说:“妈妈发现你最近挑衣服可用心啦,能跟妈妈说说挑衣服时候的事儿不?”
咱再来说说怎么和女儿交流。和女儿聊天的时候,咱可以用“三明治法则”。先温柔地说:“今天你和小A聊天的时候眼睛亮晶晶的,能跟妈妈说说当时咋回事不?”然后耐心听她讲,别打断她,别老问“你怎么会……”,多问“后来呢?”最后再跟她说:“妈妈能感觉到你当时挺开心的,要是他让你不开心了,记得第一时间告诉妈妈。”
要是女儿失恋哭了,咱别急着说“早跟你说别理他”。咱可以准备个“情绪急救包”,里面有彩色蜡笔,让她画画发泄情绪;有三首抒情歌单,让她选着听;有一袋跳跳糖,用味道转移她的注意力;还有一本《小王子》,用故事安慰她。
咱还可以每周搞个“情感角色扮演夜”。妈妈扮演女儿,女儿扮演闺蜜,模拟“被表白时咋回应”的场景。要是男生说“我喜欢你”,咱可以教女儿回“我需要三天考虑期,期间请每天送我一朵向日葵”,多幽默啊!
在女儿卧室门把手上挂个“情感信箱”,每天让她投张纸条,正面写开心事儿,背面写烦心事。咱用不同颜色的笔回复,蓝色代表建议,粉色代表拥抱。每个月第一个星期六还能搞个“纸条漂流派对”。
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说:“儿童的心灵就像没雕刻的大理石。”女儿有了情感萌芽,咱可别一上来就用大斧头砍,得像拿刻刀一样细心。那些关于心动的小尝试,关于拒绝的勇气,关于界限的认识,以后都会变成她处理感情的经验。咱得给她的心灵花园搭个合适的架子,让她这朵花按自己的节奏开放。
各位家长们,你们准备好陪女儿度过这段时光了不?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