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春期情绪低落正常不?心理咨询师郭利方有个“情绪天气预报”。咱先说说情绪低落的日常表现。“今天不想说话”“心情像被淋湿的纸飞机”,这些碎碎念,就是青春期情绪低落的常见信号。就跟天气预报里的阴天预警似的,一会儿下点小雨,一会儿又出太阳。数据显示,12 - 18岁的青少年里,大概60%会经历两周以上的低落情绪,比成年人高出近30%呢!不过别忙着给孩子扣帽子,这些情绪波动里藏着成长的小秘密。
为啥青春期情绪容易低落呢?这得说说大脑里的事儿。青春期的时候,前额叶皮质这个负责情绪调节的区域就像家里搞装修,水电改造和墙面粉刷一起上,能不混乱嘛!神经科学家发现,青少年大脑的多巴胺受体密度比成人高20%,这就意味着他们对情绪刺激更敏感,就像用望远镜看星星,能看到璀璨,也容易被云层挡住。
那遇到情绪低落咋整呢?有三个办法。一是观察身体,感受一下肩膀是不是像灌了铅,胃部是不是有蝴蝶振翅的感觉,花5分钟做个“身体扫描”,把感受变成颜色或者形状。二是做“时间折叠实验”,别老想着“永远好不起来”,把目标拆成“今天下午三点前,只完成一件事”。研究表明,把目标切成15分钟单元,能提升47%的行动力。三是记“情绪天气日志”,用天气符号记录每天心情,两周后你就会发现,阴天总会过去,暴雨后就有彩虹。
青春期情绪低落还有三个特征。一是有明确的触发点,像考试没考好后低落两周,还能清楚说清事儿。二是有“情绪间隙”,就算低落,也能偶尔享受美食或者音乐。三是有自愈倾向,问“最糟糕的情况是啥”,能给出解决办法。
家长们也要注意了,要是孩子连续三天有这些信号:书包里有揉皱的纸巾,朋友圈点赞数降了50%,晚餐时筷子敲碗频率增加,这可能就是情绪低落的信号。这时候别光说“别难过”,递上杯温水,说“我注意到你最近……”。
青春期的情绪低落就像春天的倒春寒,看着烦人,其实是在给盛夏攒能量呢!下次心情不好的时候,用手机录下自己唱的跑调小曲,两周后再听听,你会发现,那些让你难受的小情绪,都成了成长路上的独特音符。
所以,宝子们别担心,家长们也别慌,青春期情绪低落很正常,咱一起找到应对办法,就能快乐成长!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