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啥说十岁女孩像小雨伞呢?因为她大脑还在学控制情绪呢!十岁女孩的情绪开关啊,就跟漏水似的“滴滴答答”,同学抢玩具哭,数学题不会做哭,动画片里小动物受伤了还哭。这可不是软弱,是大脑前额叶皮层发育的必经之路。就跟学骑车得摔跤一样,她们得练着用新长出来的“情绪刹车片”。
接下来咱说说情绪急救箱里的三个神奇工具。
第一个是“情绪天气预报”。咱跟孩子说“来玩个游戏呗”,把情绪比作天气预报,问她“今天是小雨模式,还是暴雨预警啊”。用彩色卡片画出晴天代表开心、乌云代表生气、小雨代表难过这三种表情。等孩子掉眼泪的时候,轻声问她“现在是几级情绪风速呀”。
第二个是“五感橡皮擦”。准备个“情绪急救包”,里面装上薄荷糖、毛绒玩具、沙漏、彩虹风铃这些东西。等孩子眼泪要喷发的时候,引导她“用鼻子找找看,哪个味道能擦掉眼泪”,或者“用耳朵听听风铃的旋律,看能不能把哭声变成音符”。
第三个是“情绪过山车”。画个“情绪轨道图”,把哭泣比作过山车的陡坡。用彩色笔标好,上坡是情绪升温,顶点是眼泪爆发,下坡是平复过程。问问孩子“这次过山车的轨道有多长,下次咱能不能在半山腰就找到刹车”。
还有情绪暗号,当语言不好使的时候,试试这些“身体密码”。比如“蝴蝶拥抱”,双手在胸前交叉,像蝴蝶翅膀一样交替轻拍;“火山喷发”,张开五指对准天空,想象把眼泪变成金色星星喷出去;“树根站立”,双脚分开与肩同宽,想象脚底长出橡皮树根。
咱还得警惕情绪雷区。一是别当情绪翻译官,像“你明明是生气为啥哭”这种分析,会让孩子更迷糊,正确的做法是说“眼泪是身体在说话,咱慢慢听它说啥”。二是不许收买情绪,“不哭就给你买冰淇淋”会让孩子把眼泪当筹码,咱得说“眼泪是身体的小闹钟,它在提醒咱该休息了”。三是情绪没有KPI,“男孩才不哭”这种标准会让孩子情绪淤堵,咱可以说“眼泪像身体的排水管,哭出来才能让情绪下水道畅通”。
最后有个小秘密,在孩子书桌角落放个“情绪温度计”,每天睡前画个小标记。要是某天的标记比昨天低半格,就奖励一个“情绪忍者”贴纸。要知道,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,找到最适合她的节奏才是最重要的。等眼泪变成彩虹的原料,孩子成长的天空就会更明亮啦!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