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开始啊,我发现女儿梳妆台上有男生照片,手都抖了。但我转身关上房门,就说:“妈妈年轻时也偷偷藏过同学的信。”这话就像一把钥匙,打开了我俩之间沉默的锁。青春期可不是啥戒严的禁区,就像密码一样,得去解码。她突然涂口红、换发型,这可不是叛逆,是她在学咋让自己被人看见呢。千万别把“早恋”当成洪水猛兽。
和女儿沟通也有暗语,咱得用故事代替说教。有天吃晚饭,我突然问她:“记得你小学时老问我为啥月亮会变圆变扁不?”女儿放下筷子回答,我笑着摇头说:“因为有人在偷偷看月亮。”她一愣神,我就问她:“要是有人让你心里有月亮升起的感觉,你咋处理?”这种隐喻式对话,可比“不准早恋”管用多了。
当女儿情绪不好的时候,咱得允许她脆弱,别评判。她红着眼眶说心里难受,我没说教,就给她递了杯蜂蜜水,说我18岁时暗恋对象转学,一周都在听《至少还有你》。承认自己的脆弱,可比讲道理有用多了。心动不是洪水,就像风一样,得学会驾驭。
咱还得给女儿搭个独立成长的脚手架,让她知道有比恋爱更重要的事。带她去听喜欢的乐队演出,我悄悄买了周边礼物。我们每周还有“秘密基地”约会,喝奶茶、逛书店啥的。她感受到被理解,就不会老想用恋爱填补孤独啦。
咱得做她的“情绪翻译官”。她主动和我说心动的感觉,我就用比喻回应她。她分手了,我也不问为啥,就准备热毛巾和冰淇淋。有些成长,就得经历点疼痛。
早恋不是敌人,是成长的邀请函。曾经手足无措的我,现在看到女儿日记里写的话,明白了青春期的早恋不是洪水,是孩子在丈量自己的心跳。咱得陪她把心动写成成长诗篇,而不是审判书。各位宝妈,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