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捷搜索:  创业 手机 疯狂 坏人 华人 发明 自己

好吃懒做的孩子怎么教育

各位家长朋友们!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,孩子写作业得追着跑,收拾玩具喊破嗓子都没用,可一碰到零食就跟打了鸡血似的。就像有位妈妈跟我吐槽,说她孩子就像泡在蜂蜜罐里,好吃懒做。这让我想起我家厨房,油盐酱醋各有特点,但能调出美味。教育孩子也是这个道理,咱别老盯着孩子“懒”,换个视角,把“好吃懒做”当成教育的调味料。

咱先给孩子的拖延按下暂停键。第一个方法叫“番茄钟魔法”,把作业拆成5分钟的小任务,就像切水果一样。孩子完成一个小任务,就能换10分钟自由时间。有个爸爸发现,他女儿把“写30分钟作业”换成“画5朵番茄花”后,效率一下子提升了3倍。第二个方法是“懒人奖励法”,把做家务给零钱换成换游戏时长。有个中学生用扫地赚的“游戏币”,给弟弟买了生日礼物,这懒人奖励还带来了惊喜。

好吃懒做的孩子怎么教育

接着让奖励长出翅膀。“零食经济学”就是别直接给孩子零食,让他们用帮忙倒垃圾换选择今晚加餐的权利。有个单亲妈妈发现,孩子自己决定吃草莓酱还是巧克力酱后,做家务的频率翻了四倍。还有“懒人成就树”,在墙上画棵树,孩子完成一个小目标就贴片树叶。有个自闭症儿童收集“叠被子树叶”,三个月后主动要当“全家环保监督员”。

最后把懒惰变成燃料。“偷懒创意大赛”鼓励孩子发明最省力的整理法。有个男孩把乐高零件按颜色分类,设计出“彩虹收纳盒”,连爷爷都用他这方法管理工具箱。“美食动力学”把“写完作业才能吃西瓜”变成“西瓜切片数量等于作业页数”。有个小学生为了多吃两片西瓜,把数学题当成“切水果游戏”。

教育就像熬高汤,火候很重要。那位妈妈用了“懒人策略”,让孩子自己设计写作业流程,用“番茄钟 + 零食奖励”。三个月后,孩子主动减少零食奖励,还当起了妹妹的“小老师”。看来不跟孩子的“懒惰”对抗,还真能煮出意想不到的美味。你们打算试试这些方法不?

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  • 好吃懒做的孩子怎么教育
  • 什么情况下孩子可以转学
  • 14岁女孩子叛逆严重如何开导
  • 17岁孩子不上学了可以做什么呢
  • 讨好型的孩子该怎么教育
  • 最新评论